0516-66633656
当前位置:徐州信息网  -  本地文章  -  本地资讯

邳州这所小学“花样”劳动课受到欢迎

2022-5-20 22:49:18 来源:无线邳州 评论:0

近日

教育部正式印发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
将劳动从原来的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完全独立出来
并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
于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执行
就是说今秋开学起
劳动课将正式成为
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

近期

我市一些学校
相继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
一起去看看
镜头下孩子们的“劳动之美”
厨艺小当家,劳动大课堂
图片


5月17日,记者在闽江路小学看到,一场别开生面的劳育比赛——厨师争霸赛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比赛现场,锅、碗、瓢、盆等厨房用具一应俱全,老师一声令下,比赛正式开始,孩子们煎、炒、烹、炸食物,烹饪技能娴熟无比。

图片


闽江路小学学生刘一诺凭借一道拿手的“腊肉粉丝炖白菜”,获得了此次比赛的一等奖,她告诉记者:“爸爸妈妈上班非常辛苦,我放学回家后会主动承担家务,减轻他们的负担。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做菜,这次拿到一等奖非常开心。”


除了开展比赛,该校还经常开展多样劳育,通过科学划分,将公共场所的清洁任务依次分配给各班级,通过评比、颁发“流动红旗”等做法,进一步提高学生打扫卫生的积极性


图片


此外,学校还鼓励学生带一些小植物来学校种植。


如今,在老师的耐心指导和学生的悉心照顾下,一颗颗幼苗茁壮成长。在绿植生长过程中,学生依据植物生长习性,按时浇水、精心养护,不但美化了校园,更在无形中养成了爱劳动的好习惯。


闽江路小学副校长潘修銮说:“很多学生刚进学校时,扫地、拖地等基础劳动技能都不会,经过潜移默化地劳动教育,学生们逐渐养成了‘勤劳动、爱劳动’的好习惯。”

开辟“开心农场”,变身种植小能手

图片


该校还将课堂搬进劳动基地,引导孩子们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体验劳作之美。


在社区支持下,该校利用校门口的闲置地块,精心打造了一块“农耕实验田”。据了解,该农耕田占地近1亩,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农业劳动实践课程,进一步构建劳动教育校本课程,实现劳育、德育的有机融合。


图片


农耕田里,闽江路小学科学教师于娜娜正指导学生翻地、除草,栽植绿色健康的农作物。在老师指导下,学生们充分体验了田间地头的农耕乐趣。


于娜娜说:“我们引导孩子自己动手,通过种植农作物的方式,让他们体验到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的不容易,从而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图片


五年级的学生赵优尚因为个头高、力气大,被分配到翻地的工作。炎热天气下,赵优尚和小伙伴拿起铁锨,认真翻地,不一会就满头大汗,体会到了劳作的辛苦。

图片


赵优尚说:“以前吃饭总爱浪费粮食,现在我知道了粮食的来之不易,我希望自己长大后,能发明机器帮助农民伯伯们种地。”


潘修銮表示:“希望学子们通过亲手劳作,真切感受到丰收的喜悦,从而领悟到‘一粥一饭来之不易’的朴素道理。”


图片


多年前的劳动课
如今又回来啦
那么
中小学“新版”劳动课
该怎么上?
课程有哪些内容?
一句话概括:
“动手”指数很高!
一起来看
↓ ↓ ↓
什么是“劳动课程”?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以丰富开放的劳动项目为载体,重点是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


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劳动课程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用于活动策划、技能指导、练习实践、总结交流等。同时,这门课程注重评价内容多维、评价方法多样、评价主体多元。



劳动课程有哪些?

新劳动课程内容包括三大类,十个任务群,针对四个不同学段的孩子提出不同要求:


•第一类:日常生活劳动。包括: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四个任务群。其中,“清洁与卫生”从一年级到四年级;“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则从三年级到九年级;而“整理与收纳和烹饪与营养”则贯穿整个九年义务教育期。


•第二类:生产劳动。包括:农业生产劳动、传统工艺制作、工业生产劳动、新技术体验与应用四个任务群。其中,“农业生产劳动”和“传统工艺制作”贯穿九年;“工业生产劳动”和“新技术体验与应用”从五年级开始一直到九年级。


•第三类:服务性劳动。包括:现代服务业劳动、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两个任务群,都是从三年级开始一直到九年级结束


图片

劳动课程会纳入未来的中高考吗?
不少人有这样的疑问,既然劳动课程已经成为九年义务教育当中的“独立”课程,那么,未来的中考、高考是否也会出现相应的劳动课考试?戳视频,听专家解答↓
教育专家 储朝晖:目前的政策标准和相应的一些要求当中,没有把劳动教育纳入中高考。中高考本身只是当下的、短期的评价标准。学校、家长和社会应看到劳动教育的长远价值。劳动教育不应成为升学考试的砝码。
劳动创造最光荣
期待孩子们“做中学”“学中做”
在一堂堂劳动课程中
实现知行合一、学创融通
让劳动教育在成长的“土壤”里
扎根萌芽、开花结果
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此条信息!
0516-66633656
  • Q Q: 8263151
  • 微信: 189890909
  • 客服微信二维码
  • 公众号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小程序
Copyright © 2025 “徐州信息网”版权所有  |  ICP证:苏ICP备2021051463号-4  |  主办单位:徐州星途商贸有限公司 苏B2-20221451 苏公网安备32030202000887号
网页内的所有信息均为用户自由发布,交易时请注意识别信息的虚假,交易风险自负!网站内容如有侵犯您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举报信息、删除信息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