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6-66633656
当前位置:徐州信息网  -  本地文章  -  本地资讯

耗时7个月,他用一针一线“复原”徐州博物馆这件文物

2022-12-14 10:59:06 来源:无线徐州 评论:0

刺绣作品针法丰富、色彩鲜明;玉石雕刻光滑细腻、温润柔和。


看似两种八竿子打不着的艺术创作,在徐州刺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席建勋手中,得到了高度融合。


他用一针一线,绣出了徐州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的文物“西汉S形玉龙佩”,光泽感、色泽度甚至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

图片

您能看出
这润光莹莹的“西汉S形玉龙佩”
其实是用刺绣创作出来的吗?

图片

徐州刺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席建勋老师向记者介绍,这副作品从构思到创作完成整整耗时7个月,令他欣慰的是,最后呈现的效果非常惊艳。

图片

一块润光莹莹的玉佩和黑色的哑光背景不由让人猜测,是否是因为用了不同质地的线才有了这不一样的效果。

席建勋老师透露,整个作品用的都是优质蚕丝线,并非两种线料。

这副刺绣作品有明亮对比,材质是一样的,不一样的是针法,整体是用平针和小乱针交叉绣出来的。

图片

这块“S形玉龙佩”文物本身有着比较多沁色,为了实现颜色的自然过渡,席建勋老师用的是套针法将不同颜色的丝线融合在一起,针脚极为细密,因此才有了玉器的质感和极为自然的色彩晕染。

图片

徐州广电记者了解到,席建勋老师是河北人,二十年前跟随家属来徐定居,因此他自称“新徐州人”。来徐后,最初做的是刺绣产品的生意。在这个过程中,他接触到了苏绣,于是对于刺绣开始有了不一样的感情。

图片

因为有美术基础,再加上不断去苏州等地拜访学习,反复苦练,这些年,席建勋的刺绣针法愈发精细。

徐州刺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席建勋:

因为徐州南秀北雄的文化,我发明了一个针法——蓬松针。即针不拉到绢布的底上,在绢布上面留一点。留的时候后两行后三行是层次不齐的,毛茸茸的状态,在一副作品中出现了精细与粗犷的结合,也很好诠释了徐州南秀北雄的文化 。

图片

“五省通衢”的徐州
是两汉文化的发源地
席建勋表示
接下来他还要做一系列
以徐州两汉文化为题材的作品
去发掘徐州汉文化的内蕴
和汉绣的针法技艺

图片

图片席建勋其他作品↑



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此条信息!
0516-66633656
  • Q Q: 8263151
  • 微信: 189890909
  • 客服微信二维码
  • 公众号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小程序
Copyright © 2025 “徐州信息网”版权所有  |  ICP证:苏ICP备2021051463号-4  |  主办单位:徐州星途商贸有限公司 苏B2-20221451 苏公网安备32030202000887号
网页内的所有信息均为用户自由发布,交易时请注意识别信息的虚假,交易风险自负!网站内容如有侵犯您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举报信息、删除信息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