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聚焦徐州,这次讲的啥?
今天
《人民日报》聚焦徐州基层典型经验
讲述邳州
产学研融合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
创新故事
以下为全文
一同来关注

“瞧,这家伙神奇着嘞!俺家34亩地,原来播种时需要13个人,忙活五六天。现在只要两个人盯着,干上两三天就播完了。科技创新的甜头,俺算尝到喽。”江苏徐州邳州市碾庄镇宗庙村村民梁化永对今年用上的大蒜播种机赞不绝口。
人工种蒜改为机器种蒜,碾庄镇党委副书记王强算了笔账:“人工一天只能种0.5亩,按每人每天240元人工费计算,一亩地的种蒜成本480元。大蒜播种机每天能种8亩,一人一机每亩地成本不足30元,大大节省了劳动力成本,提高了效率!”
据介绍,这款大蒜播种机由江苏十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和徐州工程学院联合研发,由于播种均匀,蒜种成活率、出苗率高,深受蒜农欢迎。今年7月起,播种机已批量销往苏鲁豫主要大蒜种植基地。
节本增效的背后,是邳州市近年来持续推动大蒜产业科技创新,从品种选育、技术推广到产品深加工,多环节、全链条促进产学研融合,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走出了一条创新发展之路。
邳州市是闻名全国的大蒜之乡,大蒜常年种植面积60万亩,年产量近80万吨,带动周边县(市、区)种植大蒜约100万亩。近年来,邳州市积极搭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加强农业绿色生态、提质增效科技研发应用。
2017年10月组建成立大蒜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由省内25家知名企业、9所高校、2家科研单位组成。企业还与山东农业大学、天津科技大学等高校合作,聚焦专业化加工技术创新,开展产学研合作。邳州市科技局党组成员郑超介绍,联盟成员产学研协同创新,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带动周边5万余人就业,大蒜产区农民年均收入提高1.5万元以上。
“科技创新能力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我们先后研发了大蒜软胶囊、黑大蒜、蒜粉、蒜片等30多种精深加工产品,产品远销60多个国家和地区。”大蒜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单位、江苏黎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韩洪庚介绍,公司承担了多项省部级科技研发项目,还参与制定了相关国家标准。
为了推动大蒜产业高质量发展,邳州市从种质资源抓起,持续推进大蒜种业自主创新,加强地方特色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优良品种选育和良繁体系建设。邳州市宿羊山镇与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国家特色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大蒜创新团队合作,共建大蒜新品种研发中心,已建立大蒜新品种选育和示范基地200亩,成功选育大蒜新品种3个,提纯复壮“邳州白蒜”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品种,有效保障了农民的用种安全。
在邳州市大庄农业农民田间学校,碾庄镇井墩村村民陈刚辉正在参加种植技术培训。“我是田间学校的直接受益者,每年都利用农闲时节来听课,学到的新技术直接用于大蒜种植,种出的大蒜质优价高,不愁销路。”
“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不断推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邳州市委书记曹智表示。
- 徐州市公积金政策重大调整!夫妻最高可贷100万元
- 徐州信息网恭祝全市人民中秋快乐!
- 徐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某原副局长被判刑!
- 徐州驾校8月份合格率排名出炉!
- 铜山这些校外培训机构被查!
- 不调休!中秋节放假安排来了
- 徐州市常态化开放核酸采样点明细来了!
- 徐州主城区16所公办热门小学启动电脑派位!
- 徐州九顶山野生动物园 9月28日正式开园迎客!
- 徐州第3轮地铁规划
- 徐州又出新政,公积金偿还商贷细则来了!
- 汽车客运南站、汽车客运西站即将终止站务经营
- 2022年徐州最新最全买房、贷款、落户政策
- 移步换景!一起来看看彭城广场新面貌
- 核酸采样小屋,亮相徐州!
- 徐州市居民小区,开始集中整治!
- 徐州市全员核酸检测预约登记系统正式启用
- 被通知集中隔离应该做什么?
- “抄小道”,逃避防疫检查!被处罚!!!
- 徐州加油 坚持,必将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