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6-66633656
当前位置:徐州信息网  -  本地文章  -  本地资讯

徐州13岁男孩打游戏充值花光家中存款!

2023-2-26 13:33:29 来源:都市晨报 评论:0

图片

(资料图)


徐州13岁男孩趁上网课之机,

拿着妈妈的手机偷玩游戏

不到2个月时间充值近4万元

妈妈很自责,天天以泪洗面。

平时乖巧听话的孩子,

怎么就成了让人操心的“熊孩子”呢?

跟着晨小编一起去了解下图片


01





用母亲手机上网课偷打游戏




图片

“存了一年的钱,被弟弟全部充到了游戏里。这段时间,妈妈很是自责,天天以泪洗面。”提起弟弟做的蠢事,市民彭先生还是很生气。


彭先生介绍,上初二的弟弟今年13岁,上学期期末,弟弟拿着妈妈的手机自己在房间里上网课,家人很少打扰他。发现他玩游戏还是母亲外出买东西,手机支付金额不够,查看微信支付账单,才发现有好几笔大额充值。


1月14日充值了11次,充值金额从68元到648元不等;

1月17日充值了10次,每次充值1298元。

2月10日至2月14日,有4次充值记录,每次也是1298元。


充值的时间多是在晚上、有时是中午。

图片


“弟弟玩的是‘王者荣耀’‘香肠派对’‘漫威超级战争’三款游戏。”彭先生说,妈妈的微信支付密码比较简单,平常用的时候也没有回避他。发现弟弟充值游戏后,家人对他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教育。没想到,弟弟又用妈妈的身份证,在QQ上注册了游戏,再次充值了5000多元。

02





两个月游戏充值38397.6元





彭先生提供的转账记录显示↓


1月份微信支付金额为33060元,充值的商户有三家:一家是深圳市腾讯天游科技有限公司,充值20276元;一家是华为,充值8601元;一家是心动网络,充值4183元。

2月份,又在深圳市腾讯天游科技有限公司充值5192元;华为充值145.6元。

两个月总共充值38397.6元


图片


据彭先生介绍,他们一家四口人,主要靠父亲和他在外打工赚钱,母亲在家接送弟弟上学。这笔钱是全家人省下来的存款

“妈妈这段时间精神状态极度不好,经常在家哭,让我想办法要回这些钱。” 彭先生说,发现问题后他就报警了,希望派出所能帮助追回钱款。他也通过三款游戏的客服,多次发起退款申请,但是一直到现在都没有任何音讯。

当天中午,记者按照彭先生提供的联系方式,尝试着联系了三款游戏的客服,拨通后一直是智能客服回复信息,无人工接听。

03





律师:平台应当予以退还





针对此情况,江苏帝伊律师事务所张玉龙律师表示, 如果是未成年人利用父母的手机和账号充值,钱具体能否返还要看用户和游戏商的沟通结果。究竟是未成年人用家长手机充值,还是家长进行充值一直是争议的热点,所以在要求游戏服务提供者返还充值的钱款时,要有一定的证据证明确实是未成年人充的值

图片


图片


根据《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网络游戏企业须采取有效措施,限制未成年人使用与其民事行为能力不符的付费服务。网络游戏企业不得为未满8周岁的用户提供游戏付费服务。

同一网络游戏企业所提供的游戏付费服务,8周岁以上未满16周岁的用户,单次充值金额不得超过50元人民币,每月充值金额累计不得超过200元人民币;16周岁以上未满18周岁的用户,单次充值金额不得超过100元人民币,每月充值金额累计不得超过400元人民币。


综上所述,鉴于孩子已满12周岁,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对于单次充值超过上述数额上限的部分,平台应当予以退还。平台应当设置科学的身份核实程序,确保不侵犯未成年人的合法利益,不能唯利是图。家长应当加强对于未成年子女的教育,把好家庭教育这一关。  

04





提醒:家长应管好密码





家长作为监护人,应注意避免让未成年人轻易接触到手机等设备,并保管好自己的支付密码,限制、监督孩子玩手机、玩游戏的时间和内容。

此外,家长可与孩子制订学习计划,采用正向激励机制,多听听孩子的意见和建议,发挥孩子的主观能动性,适时引导。家长还可在家中组织一些健康向上的家庭游戏,既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又能改进亲子关系。

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此条信息!
0516-66633656
  • Q Q: 8263151
  • 微信: 189890909
  • 客服微信二维码
  • 公众号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小程序
Copyright © 2025 “徐州信息网”版权所有  |  ICP证:苏ICP备2021051463号-4  |  主办单位:徐州星途商贸有限公司 苏B2-20221451 苏公网安备32030202000887号
网页内的所有信息均为用户自由发布,交易时请注意识别信息的虚假,交易风险自负!网站内容如有侵犯您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举报信息、删除信息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