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6-66633656
当前位置:徐州信息网  -  本地文章  -  本地资讯

睢宁一村拟认定为全国示范!

2023-9-8 11:34:25 来源: 无线睢宁 评论:0






日前

农业农村部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发布

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名单公示

睢宁县姚集镇陈井村

入选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图片


图片






乡村治理涉及面广

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

走!跟着睢小融一起了解一下

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陈井村

有何治理妙招?

图片

姚集镇陈井村


姚集镇陈井村位于271省道和324省道交汇处,区位优越,交通便利。现有16个村民小组,社会人口5260人,其中常住人口1380人,耕地面积6000亩,主要作物为小麦、玉米、大豆、花生。2022年村集体收入70.35万元。共有党员142人,预备党员1人,后备干部2人。陈井村2021年被评为“徐州市乡村旅游重点村”、徐州市“三乡工程”十佳创新创业园区、 “徐州市乡村振兴示范村”,2022年被评为“徐州市党群服务中心‘红色地标’”、“江苏省民主法治示范村”,入选“徐州市第一批乡村振兴村级名录库”。



01


村党组织领导有力

图片

一是强化自身能力建设。提炼“党建+乡村振兴”三型五变工作法,创成“市级党支部书记工作室”。经常举办乡村振兴运营能力提升班,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带领村组干部外出学习开阔眼界,提升整村运营能力。常态化培养村级后备干部,优化干部结构。二是严格组织生活。实行党员积分记实管理;严格“三会一课”制度;评选星级党员;过好“党员政治生日”,通过“五个一”(一张贺卡、一条短信、一份蛋糕、一声问候、一次集体活动),提高认同感归属感;开展党员志愿服务;实行“大手牵小手活动”,落实党员志愿服务日;严把党员发展关,保证党员发展为乡村建设服务。村两委班子凝心聚力,团结协作,共谋发展。



02


村民自治依法规范

图片


建立了民主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协会等群众性组织。“一事一议”制度运作规范,协商议事、民主理财组织、财务监管组织均由民主产生,每年召开4次村民大会。村级“三资”管理规范,村务、党务、财务经营性资产数据等信息全部及时录入市“阳光村务”平台,透明化展示,供村民查阅和监督,“三务”公开满意度达100%。村委会充分挖掘传统家训文化内涵,制定村规民约并经村民大会研究通过,村民十分拥护和赞同。


03


法治理念深入人心

图片


积极拓展法治宣传阵地,坚持开展群众性法律法规宣传活动,建成多处法治宣传栏,通过广播宣传、网格员发放宣传页、组织文艺表演宣传等方式,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活动,使村民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民众法治意识明显增强。同时努力提升村两委干部法律知识储备水平,积蓄基层法治动能。村部建有一站式便民服务中心,方便村民办事、强化法治宣传教育,通过建设法治广场、聘请法律顾问、设立调解室、巡回法庭调解等方式,不断提高干部群众的法律素质,提升村民依法维权、依法解决矛盾纠纷能力。夯实基层自治基础,基层法治深入人心。


04


文化道德形成新风

图片


扎实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宣传贯彻落实“新风尚十条”。广泛开展诚信教育宣传,引导村民提升诚信意识、规则意识。保护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富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的乡贤文化,加强村民道德教育。坚持推进移风易俗,发挥红白理事会等组织作用,遏制婚丧嫁娶大操大办、高额彩礼、铺张浪费、厚葬薄养等不良习俗,树立新风正气。组织党员志愿服务队多次开展文化宣传活动和关爱空巢老人等志愿服务,为孤寡、高寿老人和留守妇女儿童献爱心、送温暖。开放陈井剧场,支持自办群众性文娱活动,加快推动笼式篮球场建设,丰富村民文体生活,展现出新时期农民群众的新风采,弘扬了乡风文明新风尚。

图片


05


乡村发展充满活力

图片

一是大力实施中心商业街改造提升工程,着力提高管理和服务能力,打造便民放心商业街区。二是围绕“30分钟旅游圈”,打造周末休闲游精品线路。新建27套高标准民宿,招引教培型、运营型、养老型服务机构,提高民宿、渔人坊、陈井剧场等资源使用效率。三是提升土地效能。村“四边两旁”试点黄花菜种植,既固土、美化,又实现增收。林下放养生态土鸡、土鸭、土鹅等,为打造黄河故道生态富民走廊贡献陈井力量。



06


农村生活安定有序

图片

一是严格“三资”管理,规范运作程序,完善监督措施,“三资”管理规范有序。二是大力改善村居面貌。陈井村以农房改善为契机,改善村民居住环境,围绕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五个方面持续发力,将陈井村打造成省级农房改善新型乡村振兴重点村。三是开拓村级公益事业、办好民生实事。陈井村积极推进村级公益事业和民生实事,打造一个美丽宜居的乡村环境,村内道路硬化户户通,监控无死角,路灯全覆盖。四是全面加强人居环境整治。配备物业管理,加强对村容村貌的管理和整治,加强环境治理和垃圾分类工作。五是坚持党建引领网格化社会治理,将基层“党建”与“网格”有机结合,积极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党员、网格员定岗到户、责任到户,加强与群众沟通和交流,确保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化解矛盾,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乡村振兴新变化。

图片

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此条信息!
0516-66633656
  • Q Q: 8263151
  • 微信: 189890909
  • 客服微信二维码
  • 公众号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小程序
Copyright © 2025 “徐州信息网”版权所有  |  ICP证:苏ICP备2021051463号-4  |  主办单位:徐州星途商贸有限公司 苏B2-20221451 苏公网安备32030202000887号
网页内的所有信息均为用户自由发布,交易时请注意识别信息的虚假,交易风险自负!网站内容如有侵犯您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举报信息、删除信息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