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无废城市” 推动绿色发展
建设“无废城市”
推动绿色发展
到2025年
通过清洁生产审核评估企业占比保持100%
生活垃圾清运量不高于330万吨/年
危险废物综合利用率达30%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12%
工业危险废物填埋处置量下降幅度达10%
固体废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持续提升......
就在刚刚
徐州市生态环境局
召开新闻发布会
介绍了全市“无废城市”的建设情况
和“十四五”期间工作打算
快来和大徐一起
到发布会现场看看~
积极探寻新模式创新突破有成效
01
体制机制健全完善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强化统筹协调。
结合我市实际,调整“无废城市”建设指挥部,实体化运行无废办,进一步充实专职工作力量,各县(市、区)、市有关部门均建立“无废城市”建设协调机制,初步形成统一指挥、上下协同、条块联动的工作格局。
构建指标体系。
聘请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高质量编制“十四五”时期实施方案,系统构建52项量化指标体系,坚持挂图作战、压茬推进。
明确年度任务。
将“无废城市”建设任务列入攻坚目标责任制考核。制定年度“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部署6大类23项具体任务及10项重点工程项目,逐项明确各部门责任清单,印发进展情况通报6期。2023年,全市计划实现危险废物综合利用率27%,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10.5%,工业污泥无害化处理率100%。
02
全流程推进减废降碳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
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创建省级以上绿色工厂19家。严格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评估,近三年达标率均在97%以上。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继续保持100%,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占比达38%。
加强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
推进徐州市循环经济产业园、新沂市静脉产业园2家单位获批国家资源循环利用基地。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效率,建成秸秆收储中心及临时收储站点1300余处,全市秸秆收储能力达150万吨,发展形成全国领先的秸秆(粪污)太阳能沼气集中供气技术。整治提升835家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稳定超过96.6%。建成区域农膜回收中心2家,回收点136家,回收企业54家,加工利用企业6家。
提升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能力。
危险废物处置能力达36.469万吨/年(含医疗废物),处置类别包括41大类420种危险废物,基本满足本地处置需求。补齐医疗废物应急处置能力短板,建立分级分类应急转运处置模式,确定10家医废协同处置单位。餐厨废弃物日处理能力达1376吨,收运覆盖率100%。生活垃圾日处理能力达7950吨,实现“全量焚烧、零填埋”。
03
全面加强要素保障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聚焦制度、技术、市场、监管“四大体系”建设。
颁布实施《徐州市工业固体废物管理条例》《徐州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徐州市建筑垃圾管理条例》,出台《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设备设置规范》地方标准,推动危险废物监管和利用处置能力改革,研究推进燃煤电厂固废与废水协同处理技术,实现电厂灰渣的规模化增值利用。实施秸秆收储利用税收优惠政策,为企业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注入强劲动力。建立超薄地膜联合执法检查制度,逐步完善固体废物治理体系。
提高固废管理数字化水平。
打破部门间数据壁垒,将工业源、农业源、生活源、危险源及建筑源各种废弃物纳入“以智管废”智慧管理平台,构建建设动态、固废监管、固废代谢、运营服务、公共服务、数据管理等八大核心功能模块,目前共纳入医疗机构、产废企业、建筑工地等各类监管单位7640家。
广泛开展宣传教育。
建成中国“无废城市”文化展示馆和中国循环经济产业博览馆。通过印发宣传手册、专题培训、徐州日报、生态徐州微信公众号新媒体平台等方式对“无废城市”相关建设要求开展宣传。制定“无废细胞”系列创建标准,将“无废细胞”创建工作列入“无废城市”年终考核。
04
加快推动创新成果转化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推动医疗废弃物智能化管理模式。
借助徐州市“无废城市”以智管废平台,利用“互联网+”赋能医疗废物监管,实现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入库、出库、转运全流程实时监控监管,已完成医废信息系统安装及系统对接291家。
推动船港城协同治理模式。
建成多功能船舶污染物回收船7艘,船舶污染物集中收集中转站5处,全市58家港口码头完成船舶污染物接收设施建设,流动接收船动态接收与港口码头静态接收基本实现闭环。
推动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模式。
开展农民农药废弃物回收管理培训,建立回收处理追溯系统及工作奖励机制,并将废弃农药包装物捡拾员岗位向贫困户倾斜,同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与乡村振兴。
同时,我市积极探索通沟污泥处置模式、全域废钢绿色循环再生、绿色矿山发展、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等模式,均取得良好成效。
抓住转型关键期矢志目标踏征程
“十四五”时期,是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无废城市”建设工作,各县(市、区)、市各有关部门均建立“无废城市”建设协调机制,成立“无废城市”指挥部等机构。
制定印发了《徐州市“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召开了全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会议暨“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推进会,将“无废城市”建设工作列入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目标责任制考核,形成了“高位推动、上下联动、部门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焦点解读
Q
能否详细介绍一下上文所提到的徐州市循环经济产业园?
A
徐州市循环经济产业园作为徐州市无废城市试点建设的支撑性、功能性项目,受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
产业园规划总面积约8295亩,主要规划固废处理、资源再生利用、环保装备制造、科研宣教、新能源五个功能板块。目前基本完成起步区建设,占地约2365亩。2018年产业园成功获批国家首批50家资源循环利用基地之一;2019年4月,徐州市入围全国11个“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产业园是“无废城市”建设试点的重要支撑载体;2020年产业园被列入江苏省重大生态环保项目。
下步,产业园将抢抓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机遇期,做大做强园区环保产业;用互联网思维,打通环保产业链群,围绕环保产业做实做强项目“运营服务商”;坚持走市场化运营发展的道路,在充分做好固体废弃物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利用的基础上,深入研究环保、低碳等相关产业项目,积极招引高质量、高收益的项目,加大产业串联和联动,延伸产业链,积极构建循环经济的“生态圈”和产业集聚区。
Q
作为普通市民可以为无废城市建设做些什么呢?
A
作为普通市民,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倡导和践行“无废城市”的理念。
一是节约能源,减少水、电、煤气、汽油等资源的浪费,减少生活垃圾的产生。
二是倡导绿色出行,尽量使用环保交通工具,减少排放。
三是尽量少用一次性塑料袋及制品,大大减少“白色”污染。
四是做好垃圾分类,按照垃圾分类标准等将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并投放到专门的回收点。
“无废城市”建设人人参与
“无废城市”成果人人共享
让我们从生活小事做起
一起为创建美丽城市贡献自己的力量
- 徐州市公积金政策重大调整!夫妻最高可贷100万元
- 徐州信息网恭祝全市人民中秋快乐!
- 徐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某原副局长被判刑!
- 徐州驾校8月份合格率排名出炉!
- 铜山这些校外培训机构被查!
- 不调休!中秋节放假安排来了
- 徐州市常态化开放核酸采样点明细来了!
- 徐州主城区16所公办热门小学启动电脑派位!
- 徐州九顶山野生动物园 9月28日正式开园迎客!
- 徐州第3轮地铁规划
- 徐州又出新政,公积金偿还商贷细则来了!
- 汽车客运南站、汽车客运西站即将终止站务经营
- 2022年徐州最新最全买房、贷款、落户政策
- 移步换景!一起来看看彭城广场新面貌
- 核酸采样小屋,亮相徐州!
- 徐州市居民小区,开始集中整治!
- 徐州市全员核酸检测预约登记系统正式启用
- 被通知集中隔离应该做什么?
- “抄小道”,逃避防疫检查!被处罚!!!
- 徐州加油 坚持,必将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