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邳州乡村垃圾的“重生之旅”
“随意丢”变“规范投”
“厨余垃圾”变“有机肥”
......
在邳州乡村
垃圾投放在哪里?
被运送至何处?
又会被如何处理?
今天跟随小编
走进邳州乡村
看看“一袋垃圾”的循环之旅
垃圾分类
乡村“颜值”加分
日前,记者走进议堂镇潘庄村,房屋鳞次栉比,村道干净整洁,绿树茵茵,风光旖旎,一幅美丽宜居的乡村新图景铺陈在眼前。
村民潘明珍来到垃圾分类亭前,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他说:“自从村里实施垃圾分类以来,家里存放的‘废品垃圾’越来越少,居住环境越来越好,垃圾分类已经融入日常生活习惯。”
潘庄村为我市新型农村社区。在推进垃圾分类过程中,该村发挥党员干部引领作用,组织志愿者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引导村民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同时拓宽积分券兑换渠道,鼓励更多村民参与到垃圾分类行动中来。
“四分类”垃圾桶
分出绿色“新生活”
▼
“我们村现有19个垃圾分类亭,每个分类亭内配备了4个垃圾桶,引导村民逐渐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议堂镇潘庄村党支部书记李军表示。
“小”驿站
发挥“大”作用
村级垃圾分类环保驿站的投入使用,给群众生活带来了改变。而“一站多能”镇级生活垃圾分类处置中心建设,则进一步增强了垃圾分类处置能力。
为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化、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置”水平,我市在全市12个镇开展分类试点,建立垃圾分类环保驿站,设置积分兑换机制,提升村民环保意识,养成绿色环保生活方式。
“通过设立环保驿站,引导群众增强主动分类、积极分类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市城管局环境卫生管理科科长张海波说。
“易腐垃圾”
变身“营养土”
这套设备好神奇
“吞下”厨余垃圾,“吐出”有机肥!
▼
在议堂镇垃圾分类处置中心,一台有机易腐(厨余)垃圾生化处理设备正在运转,通过粉碎、脱水、发酵等一系列过程,易腐垃圾就地转化为有机肥,变废为宝,实现了易腐垃圾闭环式管理。
“我们收集来的有机易腐垃圾进入这台设备后,可以在24小时内生成有机肥料。每批产生的有机肥都有一张数据记录卡,标注产生时间、原料、投放量等信息,确保处置过程真实可寻。同时,每批肥料产出后将分批次送检,确保符合还田标准。”张海波表示。
为了让餐厨有机肥更易被农户接受,进一步验证有机肥实地使用情况,我市还与相关环保科技公司合作,开展试验田种植,将处理产生的有机肥料作用于农作物日常施肥。
当前,正值大蒜播种期。在碾庄镇王集村大蒜地内,村民李广平在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有机肥配比施肥作业。
李广平是易腐垃圾就地转化为有机肥实行后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去年以来,她已经领取过2次有机化肥。“这种有机化肥真的很好,对改善土地质量、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非常有效。”李广平说。
据悉,按照目前机器产能,一座有机易腐垃圾处置站每天可资源化处置有机易腐(厨余)垃圾1吨。目前,全市12个试点镇有机易腐垃圾处置站均已建成,产生的有机肥在达到规模化体量后,还将探索与第三方厂家开展合作,进行批量化肥料生产。
“我们打算形成工业化处置模式,联合复合肥厂、有机肥厂开展合作,实现有机肥规模化、集约化。”张海波表示。
源头分类促进村民文明习惯养成,有机易腐垃圾变废为宝提升农业效益,有效推动了农业绿色循环发展,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并进。
目前全市生活垃圾进厂量
每天达1000吨
有机易腐(厨余)垃圾处理
只是其中一个环节
👇
记者了解到,在镇级生活垃圾分类处置中心分别配有其他垃圾压缩站,其他垃圾经压缩后转运至光大环保能源有限公司焚烧发电,每吨可发电约300度,炉渣制砖约0.2方;可回收物分拣站及大件垃圾拆解点各1处,每吨可回收物平均收益约达2300元;有害垃圾和农药包装废弃物临时存放点各1处。
截至目前,全市实施垃圾分类试点的行政村占比达到54.5%,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超出了江苏省30%、徐州市50%的要求指标。
- 徐州市公积金政策重大调整!夫妻最高可贷100万元
- 徐州信息网恭祝全市人民中秋快乐!
- 徐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某原副局长被判刑!
- 徐州驾校8月份合格率排名出炉!
- 铜山这些校外培训机构被查!
- 不调休!中秋节放假安排来了
- 徐州市常态化开放核酸采样点明细来了!
- 徐州主城区16所公办热门小学启动电脑派位!
- 徐州九顶山野生动物园 9月28日正式开园迎客!
- 徐州第3轮地铁规划
- 徐州又出新政,公积金偿还商贷细则来了!
- 汽车客运南站、汽车客运西站即将终止站务经营
- 2022年徐州最新最全买房、贷款、落户政策
- 移步换景!一起来看看彭城广场新面貌
- 核酸采样小屋,亮相徐州!
- 徐州市居民小区,开始集中整治!
- 徐州市全员核酸检测预约登记系统正式启用
- 被通知集中隔离应该做什么?
- “抄小道”,逃避防疫检查!被处罚!!!
- 徐州加油 坚持,必将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