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6-66633656
当前位置:徐州信息网  -  本地文章  -  本地资讯

睢宁那么多秸秆都去了哪里?

2023-10-22 14:29:28 来源: 无线睢宁 评论:0

又是一年秋收时,

随着秋粮作物陆续收获,

秸秆禁烧禁抛工作也进入关键时期。


图片


连日来,

我县各镇街道疏堵结合,因地制宜,

全力做好秸秆禁烧禁抛工作。

图片



“秸”尽全力, 筑牢防火墙


秋收已经进入扫尾阶段,

但负责秸秆禁烧禁抛工作的人员

并没有放松警惕,仍然绷紧了弦。


10月20日一大早,

在李集镇张刘村的一处田间,

简短的田间动员会后,

巡逻人员开始巡逻。


图片


正在巡逻的葛友强是张刘村综治主任,

和其他人定点巡逻不同,

村里的7个巡逻点,他每天都要巡逻好几遍。


今年是葛友强参与秸秆禁烧禁抛工作的第三年。

每年“三夏”和秋收秋种期间,

葛友强每一天都要在田地巡逻十来个小时,

有空还要走村入户向村民宣传禁烧禁抛工作。


图片

图片


李集镇秋粮作物总面积约5.3万亩,其中3万亩玉米、大豆已收割完成,水稻刚开始收割。由于秋季农业生产及禁烧禁抛工作持续时间较长,9月中旬该镇就开始安排部署,一方面通过广播、标语、微信群等多种形式开展禁烧禁抛宣传,另一方面成立15个禁烧禁抛指挥部、62个防控点,镇包片蹲村人员和村两委人员共同值班和巡查,镇督查组每天督查和通报,确保全镇范围内不出现一例焚烧秸秆行为。


图片



“秸”尽其用,废草变成宝


在做好秸秆禁烧禁抛巡查、宣传的同时,

各镇还在秸秆离田还田方面下功夫。


在凌城镇孙薛村的一处农田里,

农机手仝帅正驾驶叉车将秸秆装上车辆。

这些秸秆将运至凌城镇秸秆收储中心。

仝帅告诉记者,

他的车每次能装14捆秸秆,

一天往返十来趟,

可以挣到约1000元。



图片


在凌城镇秸秆收储中心,记者看到,

驾驶车辆前来售卖秸秆的村民络绎不绝。

过磅卸货后,村民很快就拿到了卖秸秆的钱。

另一边,叉车正在将水稻秸秆,

重新打包,准备运往外地销售。


图片


凌城村村民李玉科

拉来了两车秸秆,卖出了150元。

他高兴地说:“如果没有收储中心,

咱们老百姓哪能那么方便地处理秸秆,

现在环境也干净了,还能拿到钱。”



图片

这个占地20余亩的秸秆收储中心

是凌城镇最大的秸秆收储点,

目前储存了5000余吨黄豆秸秆,

4000余吨小麦秸秆,

1000余吨水稻秸秆。


图片


图片


据了解,凌城镇共有25个村(社区),水稻面积6.7万余亩,大豆玉米等旱作物共计6000余亩,其中,10个村(社区)全部秸秆离田,其他村(社区)秸秆按照村民意愿离还田。其中旱作物收割已基本结束,水稻收割预计10月底结束。为了做好秸秆离田,凌城镇提前与5家秸秆综合利用合作社签订合同,由5家合作社统一负责全镇水稻秸秆离田工作。




图片


秸秆禁烧禁抛的根本目的

是节本增效、保护环境。

各镇、街道纷纷成立

秸秆禁烧禁抛指挥部、工作组,

24小时值守严防紧控。

同时,大力推进秸秆还田及秸秆离田,

大规模实施秸秆综合利用,

疏堵结合,切实解决秸秆出路问题。


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此条信息!
0516-66633656
  • Q Q: 8263151
  • 微信: 189890909
  • 客服微信二维码
  • 公众号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小程序
Copyright © 2025 “徐州信息网”版权所有  |  ICP证:苏ICP备2021051463号-4  |  主办单位:徐州星途商贸有限公司 苏B2-20221451 苏公网安备32030202000887号
网页内的所有信息均为用户自由发布,交易时请注意识别信息的虚假,交易风险自负!网站内容如有侵犯您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举报信息、删除信息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