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6-66633656
当前位置:徐州信息网  -  本地文章  -  本地资讯

病毒界“社交达人”来袭:电梯里打个喷嚏=传遍整栋楼?

2025-6-11 14:57:02 来源:徐州疾控 评论:0

麻疹作为一种

高传染性的呼吸道疾病

近年来在部分地区的

成人群体中悄然“抬头”

打破了“儿童专属病”的误区


图片



图片

麻疹≠普通感冒!这些症状要警惕


麻疹初期常被误认为感冒,但它的病程更复杂,分为四个阶段:

01


潜伏期(约10天):感染后无明显症状,但潜伏末期已具传染性。

02


前驱期(2-4天):高热(可达38℃以上)、咳嗽、流涕,并出现“麻疹标志”——柯氏斑(口腔颊黏膜上的蓝白色斑点)。

03


出疹期(3-5天):皮疹从耳后、发际开始,逐渐蔓延至全身,手心脚心出疹后标志“出透”。疹子为玫瑰色丘疹,不痒,疹间皮肤正常。

03


恢复期:皮疹消退后留下褐色色素沉着,伴随糠皮样脱屑,2-3周后消失。


⚠️ 注意:婴幼儿、免疫力低下者易并发肺炎、脑炎等重症,甚至危及生命!


图片



图片

传染性极强!这些传播途径要避开


01



飞沫传播:患者咳嗽、打喷嚏时,病毒通过飞沫直达他人呼吸道。

02



接触传播:触摸被病毒污染的物体(如门把手、玩具)后未洗手,再接触眼、鼻、口可能感染。

03



气溶胶传播:在密闭空间(如电梯、教室)中,病毒可悬浮于空气中传播。

传染期:出疹前5天至出疹后5天,传染性最强


图片



图片
01


未接种疫苗或未完成全程接种者

儿童:未接种含麻疹成分的疫苗(如MMR疫苗)或未完成两剂疫苗接种的儿童风险最高。

成年人:未接种或仅接种一剂疫苗的成年人可能抗体不足。

02


婴儿(6个月至1岁)

正常情况下,未达首剂疫苗接种年龄的婴儿依赖母体抗体,可以得到保护。若母亲免疫力不足(如未接种或未感染过麻疹),婴儿可能更早失去保护。

03


免疫力低下人群

疾病影响:如HIV感染者、白血病或接受化疗的患者,免疫系统无法有效响应疫苗,也就不能产生有效的保护作用。

药物影响: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如器官移植者)可能削弱疫苗保护效果,且接种活疫苗存在禁忌。

04


孕妇

未接种疫苗、未感染过麻疹或抗体水平下降的孕妇易感,且感染可能导致流产、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孕期禁止接种活疫苗(如MMR),需孕前完成免疫。

05


国际旅行者

前往麻疹流行地区(如非洲、亚洲部分国家)的旅行者若未免疫,感染风险显著增加。建议出行前检查疫苗接种状态。

06


高风险职业群体

医护人员:频繁接触感染者,需确保抗体水平充足,必要时补种疫苗。



图片

预防麻疹:疫苗+防护双管齐下



1. 疫苗接种:最有效的“防护盾”

免费接种:我国为8月龄、18月龄儿童各提供1剂次麻腮风疫苗(预防麻疹、腮腺炎、风疹),保护率超95%。

成人补种:未感染或未全程接种的成年人可自愿自费接种,尤其计划怀孕女性、医务工作者等高风险人群。


2. 日常防护:切断传播链

避免聚集:流行期少去人群密集场所,婴幼儿外出建议佩戴口罩。

通风消毒: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定期晾晒被褥、消毒玩具。

卫生习惯:勤洗手(尤其是接触公共物品后),咳嗽喷嚏掩口鼻,避免用手触摸眼鼻。


3. 及时应对:早发现、早隔离

若接触麻疹患者,需自我健康监测21天,出现发热、出疹等症状立即就医。

确诊患者应隔离至出疹后5天(有并发症者延长至10天),减少传播风险。



守护健康,从科学防控开始!

麻疹虽凶险,但可防可控

及时接种疫苗、保持良好卫生习惯、

避免接触传染源

是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关键


若出现疑似症状

请立即佩戴口罩就医

早诊早治,避免传播扩散!


转发提醒身边人

共同筑牢免疫屏障!



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此条信息!
0516-66633656
  • Q Q: 8263151
  • 微信: 189890909
  • 客服微信二维码
  • 公众号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小程序
Copyright © 2025 “徐州信息网”版权所有  |  ICP证:苏ICP备2021051463号-4  |  主办单位:徐州星途商贸有限公司 苏B2-20221451 苏公网安备32030202000887号
网页内的所有信息均为用户自由发布,交易时请注意识别信息的虚假,交易风险自负!网站内容如有侵犯您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举报信息、删除信息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