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6-66633656
当前位置:徐州信息网  -  本地文章  -  本地资讯

马坡镇拾段村“丑蟾蜍”被当做“宝贝”来养

2025-6-16 10:06:23 来源:铜山发布 评论:0

“难看”

很多人对于蟾蜍的印象


图片


不过,在马坡镇拾段村

一只只“丑蟾蜍”被当做“宝贝”来养

成为致富增收的“金疙瘩”


冲刺“冷门”赛道 ”开启“致富密码”


近日,在拾段村江苏华蟾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蟾蜍养殖基地,一批刚满月的中华大蟾蜍完成蜕变,幼蟾陆续上岸,场面十分热闹。公司负责人王贺介绍,这批蟾蜍预计10月可长至1.5-2两,届时将采集蟾酥,供应给上海和黄药业有限公司,用于生产麝香保心丸、六神丸等中成药。


图片


蟾酥是蟾蜍耳后腺及皮肤腺分泌的白色浆液,经加工后具有解毒、止痛、开窍醒神等功效,市场需求旺盛,目前国内供不应求。王贺敏锐抓住这一机遇,自2022年起规模养殖中华大蟾蜍,并逐步构建了从蝌蚪孵化、成蟾养殖到蟾酥提取的完整产业链。


图片

蟾酥


经过两年发展,公司养殖基地已扩展至19亩,并成立连云港分公司。2024年,公司获评“国家林草局林下药用蟾蜍生态养殖技术研究中心创始会员单位”。


技术创新提升效益,亩收益达3万元


创业初期,王贺的蟾蜍养殖成活率仅为行业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为突破技术瓶颈,他深入调研全国蟾蜍市场,学习先进养殖经验,并参加“第三届中医药生态资源产业化发展论坛”暨药用蟾蜍学术研讨会,创新高效生态养殖模式。


通过模拟野生环境、铺设带震动功能的喂食台、加装防鸟网等措施,王贺成功将蟾蜍成活率提升15%。目前,基地亩产成蟾2000~3000斤,可提取蟾酥2.5公斤,亩收益达3万元,效益远超传统水产养殖。


图片


“第一年自留种蟾后,第二年无需再购买蝌蚪苗,成本可降低30%。”王贺算了一笔经济账。眼下,王贺正计划将养殖规模扩大至50亩,打造蟾蜍生态养殖示范基地。同时,公司与上海和黄药业合作,研发蟾酥胶囊、蟾衣保健品等高附加值产品,进一步延伸产业链。


图片



推广“公司+农户”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马坡镇林业站站长周波:“相比鱼虾养殖,蟾蜍养殖周期短、效益高,淘汰的成蟾可加工成蟾皮、蟾干供应药厂,还能与中药材种植结合,实现‘一亩双收’。”


王贺的成功实践为当地探索出一条生态循环的致富新路。下一步,马坡镇将深化特色养殖产业,开设技术培训班,推广“公司+农户”合作模式,带动更多村民参与蟾蜍养殖,让这一“冷门产业”成为群众增收的“热门选择”。

图片


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此条信息!
0516-66633656
  • Q Q: 8263151
  • 微信: 189890909
  • 客服微信二维码
  • 公众号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小程序
Copyright © 2025 “徐州信息网”版权所有  |  ICP证:苏ICP备2021051463号-4  |  主办单位:徐州星途商贸有限公司 苏B2-20221451 苏公网安备32030202000887号
网页内的所有信息均为用户自由发布,交易时请注意识别信息的虚假,交易风险自负!网站内容如有侵犯您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举报信息、删除信息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