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6-66633656
当前位置:徐州信息网  -  本地文章  -  本地资讯

新毒株来袭!疾控提醒→

2025-10-31 13:17:01 来源:掌上铜山 评论:0
10月30日

“新毒株甲型H3N2来袭冲上热搜

又到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

江苏疾控提醒

毒株与去年不同

流感季防护要趁早

图片

中国疾控中心监测显示,目前我国南方省份流感活动上升。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今年我国的流感流行季可能提前到来,流行毒株也与去年不同。

图片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流感监测周报显示,第41周(10月6日~10月12日)检测出的流感病毒阳性标本中,甲型H3N2毒株已成为主流

去年流行的主要毒株是H1N1,今年换成H3N2,这意味着公众对H3N2的免疫力相对较低,今年流感季感染人数或将增加


今年流感有何特点?

主要流行的毒株是哪种?

三价和四价疫苗有什么区别?

一起来看!


1.毒株与去年不同


流感又称流行性感冒,与普通感冒不同


普通感冒可能由鼻病毒等多种病原体引起,通常在受凉、气候突变、过度疲劳等情况下发生,免疫力低下时容易患病。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虽为自限性疾病,但部分重症流感患者病情进展迅速,可引发肺炎、脑膜炎、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诱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

图片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图片

流感与感冒的区别。图片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H3N2并不是新面孔,早在1968年,它就以“香港流感”之名首次大规模暴发,波及全球至少55个国家和地区。此后,它并未消失,而是像“换季新装”一样,周期性变异、卷土重来,成为流感季的常客。

作为一种主要的甲型流感病毒,H3N2引起的典型症状包括:高热、咽喉痛、咳嗽、全身肌肉关节酸痛。

其临床表现与其他甲型流感(如H1N1)相似,但传染性更强、传播速度更快。

每年通过接种流感疫苗可有效预防流感流行,减少重症发生。


由于流感病毒变异快,每年流行的毒株都可能不同,且接种疫苗后产生的保护性抗体水平会在体内随时间推移而逐渐下降。因此,流感疫苗需要每年接种,以确保接种者获得针对当年流行毒株的最新保护。


从毒株类型上来说,今年可能报告的毒株主要是甲型H3N2,而去年是甲型H1N1,因此大众对今年流行的H3N2毒株的免疫力就会更低一些,需引起重视。



2.三价和四价流感疫苗,


怎么选?


全球已上市的流感疫苗有灭活疫苗(包括裂解疫苗和亚单位疫苗)、减毒活疫苗和重组疫苗。根据疫苗所含组分,可分为三价和四价流感疫苗,三价流感疫苗相比,四价流感疫苗毒株中增加了乙型流感的一个谱系。


图片


灭活疫苗采用肌内注射,减毒活疫苗采用鼻内喷雾法。我国批准上市的流感疫苗有三价灭活疫苗、四价灭活疫苗和三价减毒活疫苗。


≥6月龄人群可接种三价或四价灭活疫苗,其中3~17岁人群,还可以选择三价减毒活疫苗。


对可接种不同类型、不同厂家疫苗产品的人群,可自愿接种任何一种流感疫苗,无优先推荐。


3.现在接种还来得及吗?


流感的爆发、流行,在大的范围内有一定的季节规律,我国各地每年流感活动高峰出现的时间和持续时间不同,建议受种者在流感流行季来临前一个月接种流感疫苗。


若在流行季来临前未完成接种,整个流行季都可以接种。一般建议在10月底之前完成接种。如果在10月底前,因为各种原因没有来得及接种,后续也要尽早完成接种,让疫苗的效果得到更好的发挥。



4.这类人更应及时接种


国家卫生健康委建议,所有6月龄以上且无接种禁忌的人群都需要每年接种流感疫苗。


结合流感疫情形势和多病共防的防控策略,尽可能降低流感的危害,优先推荐以下重点和高风险人群及时接种:


①医务人员,包括临床救治人员、公共卫生人员、卫生检疫人员等;


②≥60岁的老年人;


③罹患一种或多种慢性病人群;


④养老机构、长期护理机构、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场所脆弱人群及员工;


⑤6~59月龄儿童;


⑥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


⑦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监管场所等重点场所人群。


5.去哪里接种流感疫苗?


流感疫苗通常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医院接种,各地接种门诊提供的疫苗种类可能有差别,具体需咨询自家附近的接种门诊。


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此条信息!
0516-66633656
  • Q Q: 8263151
  • 微信: 189890909
  • 客服微信二维码
  • 公众号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小程序
Copyright © 2025 “徐州信息网”版权所有  |  ICP证:苏ICP备2021051463号-4  |  主办单位:徐州星途商贸有限公司 苏B2-20221451 苏公网安备32030202000887号
网页内的所有信息均为用户自由发布,交易时请注意识别信息的虚假,交易风险自负!网站内容如有侵犯您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举报信息、删除信息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