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6-66633656
当前位置:徐州信息网  -  本地文章  -  本地资讯

种养循环!《人民日报》聚焦铜山

2025-1-3 9:46:30 来源:铜山发布 评论:0

近日

《人民日报》刊发

生产向绿 产品向优 产业向新

从冬种冬管一线看农业生产之变

(年终策划·抓牢抓实粮食生产)


图片


其中,聚焦铜山区

种养循环,用好农业生产“另一半”

一起来看

↓↓↓


种养循环,用好农业生产“另一半”


冬意渐浓,冬小麦破土出苗,田畴积攒丰收力量。“地好、土肥,麦苗长得有劲儿。”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丰农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潘贵说。


2000多亩地,冬种小麦、夏栽水稻,潘贵打理得井井有条。他乐呵呵地算账,“今年两茬粮食,亩产过吨,收成不错。”


丰收从何而来?“过去靠大水大肥,软土变硬块,种地得换个方式。”潘贵一点点摸索,“多用有机肥,作物‘吃’得有营养,地有劲了,产量自然就能上去。”


忙完秋收,整地松土,地里均匀撒一遍有机肥,再播冬小麦。潘贵算起“经济账”,“以前,一茬小麦至少要施3遍化肥,现在有机肥搭配增效肥,用肥少了,每亩能省三四十元。”


有机肥从哪儿来?不远处,在徐州徐牛养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1000多头牛的粪便被收集到发酵池,经过处理制成有机肥。“牛粪还田,变废为宝,既解决了养殖场排放难题,又提升耕地质量,一举两得。”公司负责人李亮说。


铜山区既是产粮大县,也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牛、山羊生产基地,全区畜禽养殖年产生粪污量近200万吨。近年来,当地探索“粪污—沼肥—粮食(果、菜)”运行模式,签约养殖场345家,收储畜禽粪污超32万吨,完成还田面积22万多亩。今年以来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稳定在95%以上,项目区化肥减量超1200吨。


农业的产物一半在籽实,一半在秸秆,铜山区积极推进秸秆综合利用。


沿着田垄,铜山区宝平家庭农场负责人孙宝平查看麦苗长势。“近1000亩地的秸秆咋处理,是个大难题。”孙宝平说,专业农机处理,每亩地补贴25元,一部分秸秆粉碎、深翻,为土壤肥力“加把劲”。


另一部分秸秆离田回收。村收集、镇储存运转,秸秆来到加工车间。揉丝、加压,一捆捆秸秆变饲料。“今年我们收购了1万吨秸秆,制成的饲料销往宁夏等地,年销售额600万元左右。”徐州中之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启太介绍。


图片


立体循环,生产向绿。“区里积极探索绿色种养循环农业,推动畜禽粪污、秸秆等资源化利用,用好农业生产的‘另一半’,目前探索了3套粪肥还田技术模式,小麦秸秆离田面积达百万亩,耕地质量得到有效改善。”铜山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黄涛说。


图片



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此条信息!
0516-66633656
  • Q Q: 8263151
  • 微信: 189890909
  • 客服微信二维码
  • 公众号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小程序
Copyright © 2025 “徐州信息网”版权所有  |  ICP证:苏ICP备2021051463号-4  |  主办单位:徐州星途商贸有限公司 苏B2-20221451 苏公网安备32030202000887号
网页内的所有信息均为用户自由发布,交易时请注意识别信息的虚假,交易风险自负!网站内容如有侵犯您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举报信息、删除信息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