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6-66633656
当前位置:徐州信息网  -  本地文章  -  本地资讯

邳州邢楼:土里“刨金”三招带火乡村

2025-6-12 9:06:59 来源:邳州发布 评论:0

邢楼镇紧扣“农民增收、集体增收”核心目标,以产业振兴为抓手,整合资源、创新模式,构建起“特色农业+社会化服务+多元产业”的发展格局,在大堌村、小堌村、现代农业产业园等地多点发力,奏响了乡村振兴的奋进乐章。


第一招

特色产业铺就“富民路”


图片


近日,记者走进大堌村西瓜大棚看到,翠绿的瓜藤间,美都西瓜圆润饱满,村民们正忙着采摘、搬运,丰收的喜悦弥漫在田间地头。村民樊吉祥承包的10个西瓜棚里,头茬西瓜亩产达1万斤。


“一个棚纯收入1万元,日子比瓜还甜。”樊吉祥笑着说。


图片


从集体棚的管理者到自主承包户,樊吉祥的转变正是大堌村“大棚经济”带民致富的缩影。


大堌村党支部书记孙明香介绍:“村里原有40个大棚,我们现在留20个由村集体经营,另外20个流转给农户。集体棚采用‘草莓+西瓜+莴苣+甜瓜’轮作模式,形成‘四季有、季季增收’的循环产业链。目前集体棚年纯收入20万元,带动近100人就业。


当前,大堌村正谋划转型“采摘经济”。位于堌邢路旁边的12亩玻璃大棚,计划引入临沂立体草莓种植技术,打造“宜采宜游”亲子活动基地。


“我们已对接周边学校,未来让学生们体验采摘、农耕,既能丰富学生课外生活,又能促进村集体增收。”孙明香说。


第二招

合作社变身“粮保姆”


图片


大堌村通过多元化种植创收,小堌村则依托邳州市之闰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创新“托管+收储”模式助农增收。


据悉,市场常规农机收割服务价格为每亩60元,而通过合作社订单收割每亩仅需40元。通过几年发展,合作社的服务面积已达2.4万亩。今年,合作社又推出了区域农事服务项目,涵盖了“耕、种、管、收、烘干”等环节。对不愿流转土地的农户,村集体提供托管服务


图片


小堌村党支部书记林佩佩介绍:“去年我们托管的178亩小麦增产显著,今年已有9户村民78亩地有托管意向。2600平方米仓储库采用‘保底+溢价’机制,去年以每斤1.18元托底收储1300吨小麦,最终以每斤1.24元售出,助农增收11.8万元,村集体获7.8万元管理费。”


第三招

园区产业结“金果”


图片


在占地千亩的邢楼现代农业产业园内,玻璃大棚里夏黑葡萄垂挂成串。硕丰家庭农场负责人刘大勇之前在外地从事水果批发。2023年,他看中家乡园区政策优势,选择返乡承包10个大棚种植葡萄,主要品种为夏黑和阳光玫瑰。


“园区配套完善,农技专家每周过来指导。眼下,阳光玫瑰葡萄进入膨果期,预计亩产5000斤,商超直接到地头采购。”刘大勇说,采摘季可提供近百个就业岗位,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图片


邢楼现代农业产业园负责人葛彬飞介绍:“园区涵盖玻璃棚、温室大棚、飞地产业园,形成‘端种植+规模经营+就近就业’的产业矩阵。目前,园区葡萄、秋月梨、茄子等多元种植齐头并进,年带动就业超500人次。我们还计划对接电商平台,让‘邢楼瓜果’走向更远市场。”


从瓜棚到粮仓,从农田到园区,邢楼镇正以特色产业“串点”、服务体系“连线”、园区经济“扩面”,走出一条产业兴、农民富、集体强的乡村振兴之路。


邢楼镇党委副书记韩艳辉表示:“我们将立足4400亩规模经营土地,深化大棚经济和飞地产业园建设,用工业思维发展现代农业。我们还同步推动之闰合作社‘耕种管收烘储’一体化服务覆盖2.3万亩,实现‘农民降本、集体增收、产业提效’。


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此条信息!
0516-66633656
  • Q Q: 8263151
  • 微信: 189890909
  • 客服微信二维码
  • 公众号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小程序
Copyright © 2025 “徐州信息网”版权所有  |  ICP证:苏ICP备2021051463号-4  |  主办单位:徐州星途商贸有限公司 苏B2-20221451 苏公网安备32030202000887号
网页内的所有信息均为用户自由发布,交易时请注意识别信息的虚假,交易风险自负!网站内容如有侵犯您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举报信息、删除信息联系客服